【E-知识】现实主义作家--希拉奇
石成泰
说起希拉奇(Ferenc Szilagyi,1895-1967)这个名字,年轻的世界语者大多会感到陌生。其实他是世界语文学一位杰出的经典作家,写短篇小说的圣手。
希拉奇,匈牙利人,1895年出生在布达佩斯。他的家境并不富裕,这有他自己写的诗为证:
Junaĝe mi ja panon havis,
eĉ truajn ŝuojn sur pied',
ludiloj fremdaj min tre ravis,
mi sonĝis pri vilociped,
sed mia am' – platona restis...

Ferenc Szilagyi (1895-1967)


1945年,他的小说集《异乎寻常的奇遇》(La granda aventuro)出版,奠定了他在世界语文学中的地位。五年后,也就是1950年,小说集《南北之间》(Inter sudo kaj nordo)出版,再过五年,1955年,小说集《公鸡已经叫起来了!》(Koko krias jam!)出版,“希拉奇展示出自己是把握现实的,实在的现代世界的,地道的日常语言使用的能手。虽然在《异乎寻常的奇遇》里有像“法官得自由了”那样优秀的短篇,《南北之间》也是高水平的,可能读者在《公鸡已经叫起来了!》这本书中正确地看到他的小说艺术高峰”。⑵


“希拉奇在自己的小说里,把注意力指向平凡的人们,但是,作为一位有经验的作家,他成功地扑捉到了他们生活里不平凡的瞬间。”⑶

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小调作品里的秘密》(Mistero minora, 又名:Tiel okazis)1958年出版。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小说,被奥德归类到“侦探小说”里,但作家笔下的人物却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来寻找“破案”线索的。
我愿意转述一下世界语文学家V. 本吉克对他作品风格的评价:“我们早已稍带触及到希拉奇的风格(在作者的这篇论文开头),但它一定值得更加关注: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他的作品对世界语文学最有价值的贡献。如前所说,他的风格的简洁性是从他作家生涯开始用诗歌翻译的努力淬炼出来的,风格的自然流畅来自无数次悉心准备的演讲。这两方面的训练直到他的生命终止也没有停止,而他几乎从未间断的编辑工作也迫使他去构思大量世界语语言的句子。”⑷
希拉奇是现实主义作家,虽然本吉克说他颇受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匈牙利风行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但他写的都是当时的现实社会里的普通人和他们真实的生活。米哈尔科夫(G. Mihalkov, 笔名Julian Modest)说:“希拉奇证明,所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是‘仁’。”⑸ 可算是点到穴位上了!
1967年,希拉奇去世。
注释:
⑴ W. Auld: Enkonduko en la esp-an literaturon de Esp-o, Iltis, 1979, p. 64
⑵ 同 ⑴, p. 65
⑶ Georgi Mihalkov: Ĉiu memoro estas protesto, el La arto labori kune, UEA, 2010, p.716
⑷ Vilmos Benczik: Studoj pri la esp-a literaturo, La Kritikanto, 1980, p. 95
⑸ 同⑶, p.718
Ipernity: El Popola Chinio
Facebook: EPC El Popola Chinio
Twitter: El Popola Chinio
WeChat: El-Popola-Chinio aǔ Skani la du-dimensian kodon por legi EPĈ en WeChat